在一份旧报章上看到一句经典话语“要让孩子的学业上轨道,就要生活有规律,要有固定的读书习惯”。
我的两个孩子都爱看书、爱阅读。
朋友、亲人爱问我,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。我总轻描淡写的说,买书给他们,陪他们一起看。这也称为陪读吧!
我不敢说太多,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是随口问问,我也怕别人说我在炫耀我的孩子。我的孩子还没成年,我不知他们是否会出人头地,我的教育方式是否成功。
今天,我知道,至少我的孩子的学业是上轨道的。
从小,我陪在外公的身边。外公是家族中由中国来南洋的先锋,之后的亲戚才接二连三的移居过来这里生活、开枝散叶。
外公是一个知书识理的人。
生活在农村菜园里,我们家还是有着浓厚的读书风气。外公每天到中央市场去卖菜,但是在回家时一定会买至少一份报章,有时还有一些书刊杂志。
上一代的人有读书习惯,下一代受到环境的熏染,自会喜爱阅读而或许能够成为饱学之士。我喜欢跟着外公看报纸、杂志,谈天说地,听他说中国唐山,乡下的故事。外公甚至还让我看他从中国带来的的地契、钱币。
在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,我们家是很少开电视的。我的丈夫因为工作上的需要而常常不在家。每天傍晚,我们在我父母的家用过晚餐后就回家。我做家务事时,孩子就在客厅玩lego积木、玩具。大约八时我们回房间看书直到上床睡觉才把书收拾好。
当年还没上学的孩子,看的是百科全书、老夫子、小叮噹。。。。认识的字词都很有限的他们,看的多数是图片和漫画。
我不常唸故事给他们听,因为我也在看书,不喜欢被打扰。这无形中培养了他们能够自动自发的看书、读书,不需要依赖别人的督促,也能独立思考。这对后来的写作文上有巨大的帮助。
良好的看书习惯养成了,后期的读书生涯自然轻松愉快多了。
教育孩子,若能以身作则,实行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果。
培养好阅读的兴趣,在学业上方能顺利完成和获得美好亮丽的成绩!
1988年83岁的外公和大舅一家人在惠州西湖留影
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舅母、大舅和香港大学的表弟表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