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

元元和哥哥



元元和他的哥哥之间的互动不同于一般的兄弟。从小不说话也不和其他人、大人或者小孩交流,所以他很少亲近的朋友。

哥哥是唯一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好友。哥哥是他小时候的偶像,他们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,许多事情他不会跟着做但是他欣赏、羡慕、仰慕哥哥!也许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他会嫉妒,但是他们从来不打架!哥哥非常疼惜这个在他小小脑袋记忆里失而复得的弟弟!

我们家经济条件并不很好,其他孩子们拥有的一般玩具我们都不能轻易的购买。别人家里拥有几台豪华彩色电视机的时候,我们只有一台朋友家不要的、画面模糊的二手小小电视机。因此,我们也很少看电视节目,大儿子同学的母亲甚至很好奇的问我家里是不是没有电视,怎么儿子都不知道电视节目。其实,在我们家的两个儿子是看各类型书籍度过他们的日常空闲时间。

购买书籍能够每次花一点点钱少量的买,日子久了就累积了数量不少的书籍!孩子们阅读书籍犹如玩玩具,可以重复翻看阅读,一段时间之后也许就会在心里背诵得滚瓜烂熟了!每天晚上睡觉前,两兄弟会从书柜里把想看、要看的书籍都搬出来堆在床上。那个时候弟弟还小,许多字都不认识,遇到不认识的而又想知道的就问哥哥,哥哥总是不厌其烦的教弟弟。

元元两岁多的时候,在一次机缘里,旧同事兼好友的先生介绍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给我。手头比较宽松后我购买了一台电脑,孩子们开始接触电脑游戏。有朋友问我,两兄弟共用一台电脑玩游戏,不会打架抢用电脑吗?如何分配他们的时间?我还真的没有为这件事情而烦恼过。那个年代电脑游戏是购买一片片的disk,也不过只有几个游戏,都是重复在玩。通常都是哥哥坐在电脑前面玩,弟弟站在旁边观看,偶尔哥哥让弟弟坐在电脑前教他玩一玩游戏,日子就是那么的平和欢欣的过去了!

哥哥是一个外向的孩子,朋友和活动都不少!我知道他从小做事情都会有分寸所以也比较放心让他自由活动。

我们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是住在我妈妈家,住处四通八达,屋子后面隔一条马路有一个篮球场。附近有商店、茶室等等。哥哥从大约九岁就爱去球场打篮球,附近的邻居、成年人、中学生、小学生、华人、印籍人、土著等等,只要有去篮球场的人都认识他。爸爸也爱篮球运动,因此在空闲时会父子结伴在球场玩。哥哥曾经带着弟弟去球场,可是弟弟并不喜欢和陌生人相处也不喜欢篮球这类的团队游戏,跟哥哥去了几次就宁可在屋子的窗口望着哥哥和朋友玩!

内向而且心中充满不安和恐惧的孩子,身边需要有能够对他无限度的爱、包容和引导的亲人。哥哥做的非常好!

 

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

小儿子和我们

 在扶养孩子的路上,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的不容易!

由于是个别特殊情况,一直有人公开或者私下希望我能够选写一些文章谈谈我的育儿经验,我没敢答应也不知道如何下笔。如今孩子长大成年了,没有太多的顾虑了,在我患上老年痴呆忘记之前就写一写、断断续续的回忆一番吧。
自呱呱落地就让大家牵肠挂肚的小儿子,长大了!
婴儿期不会表达自己所需而常常嚎啕大哭,我们不明他的意愿总是手忙脚乱、团团转!
在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、心里不安不肯睡觉、大伙儿就轮流抱,然而却是在一离开怀抱就大哭!我只能抱着他坐在床上,背靠着床头,拿几个枕头塞在背上,外子用手和身体支撑顶着我不让我的身体往下掉,就这么坐着睡觉了!
后来,在会坐、会爬、会跳的阶段,察觉他不爱和其他小孩一起玩、从不说话,没有一言一语!害怕他是聋的或者是哑的,带他去询问专科医生,检查后答案是有轻微自闭不是聋哑!想要逆转必需常常给以拥抱和不停的和他说话、不能打骂!回想,治疗的特效药应该是“无限量温柔的爱”!
记得有一年,手足口蹄症很严重的时期,小儿子高烧不退,我们带他去看小儿专科。他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,在医务所大哭不停,医生无法看诊,叫我先让他不哭!医生还说了一句让我一直不能释怀的话,“你是他妈妈,你就不能叫他不哭的吗?”那一次的病症医疗过程确实让我们都心疼不已!
我的哥哥很疼他,喜爱抱着他看报纸、看电视。也带着他去和朋友喝茶,虽然常常在回家后说这个孩子怕陌生人,爱躲到桌子下,真难搞!在我们一家人遇上严重车祸的那一次,是我哥哥到医院去把他抱回家的。
这孩子很小就有很严重的近视眼,上幼儿园时就佩戴了厚重的近视眼镜,也常常意外的把眼镜弄坏、压断!记得在他上二年级的某一天的放学时间,一不小心从楼梯摔下来,眼镜压坏了,幸好没有伤到自己的蛋脸或者眼睛。
从小,他就拥有一只懒惰眼,眼球不动!医生说需要常常做眼球运动去改善这只眼睛的活动力。他听了医生的话并常常自己做眼球运动的动作,也不知道是多久之后,大概是几年后吧,突然发现这只眼球恢复正常操作了!
陪着小儿子成长,好像我自己也从婴儿时期以另外一种方式学习和经历长大的过程!丰富了我的人生、扩展了我的视野、进而认知了世界的奇妙!
总结,爱心和耐心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。